文库 中考专题 历史

初中历史常考的20位历史人物评价.docx

月考资料 单元同步 全国通用 期末考试 初中 中考 历史 DOCX   9页   下载0   2024-03-07   浏览22   收藏0   点赞0   评分-   免费文档
温馨提示: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,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,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。
初中历史常考的20位历史人物评价.docx 第1页
初中历史常考的20位历史人物评价.docx 第2页
初中历史常考的20位历史人物评价.docx 第3页
剩余6页未读, 下载浏览全部
1.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 .秦国统一六国 (1) 条件: ① 历史趋势:社会经济的发展;各地联系的强化;民族交往的加强。 ② 秦国实力:商鞅变法后,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。 ③ 人民愿望:人民渴望统一。 ④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:广纳各国贤士;制定统一方略。 (2) 过程:先后灭掉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,完成统一六国大业。 2 .秦朝的集权和统一 (1) 政治:中央建立皇帝制、三公九卿制,地方上实行郡县制,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。 (2) 经济:统一度量衡、货币,促进经济发展。 (3) 文化:统一文字为小篆,促进文化发展。焚书坑儒,思想控制,摧残文化。 (4) 军事:征百越、击匈奴;修筑长城,奠定基本疆域。 (5) 交通:修筑驰道、直道、人工渠道,促进交通发展。 3 .秦始皇的暴政 (1) 表现: ① 焚书坑儒:摧残了文化,钳制了人们的思想。 ② 严酷的刑法:崇尚法治,其刑法不计其数。 ③ 修筑长城:工程艰巨,民夫大量死亡。 ④ 大兴土木:滥用民力,建阿房宫,修骊山墓。 (2) 影响: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,秦朝二 世 而亡。 4 .对秦始皇的评价 (1) 功:结束诸侯割据,统一了全国;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;统一度量衡、货币,促进了经济发展;统一文字,促进文化交流;通过统一战争,促进了民族融合。 (2) 过:严刑酷法、大兴土木,徭役兵役繁重,焚书坑儒,摧残文化。 2.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 .贞观之治 (1) 原因: ① 主观:吸取隋亡教训;唐太宗个人作用 ( 知人善任、兼听纳谏、心存百姓、民族平等 ) 。 ② 客观:劳动人民辛勤劳动。 (2) 表现及作用: ① 经济:强调 “ 存百姓 ” 思想,休养生息,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,轻徭薄赋,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。 ② 政治: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,精简了机构,提高了行政效率。 ③ 法律:从民本思想出发,慎用刑法,制定《唐律》。 ④ 科举:文德治国,崇儒尊孔,完善科举制,重视进士科,扩大了统治基础。 ⑤ 开明的民族政策:打败东突厥后,在当地设 羁縻 府州,以突厥首领为都督、刺史; 630 年,西北各族共尊唐太宗为 “ 天可汗 ” ; 攻下西 突厥政权后,设安西都护府,管辖西域地区;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“ 和亲 ” 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。 ⑥ 开放的对外政策:设鸿 胪 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;鼓励海外贸易,使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; “ 示存异方之教 ” ;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。 2 .评价 (1) 唐太宗统治期间,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、生产发展、文化繁荣的景象,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(2) 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,特别是其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,更是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。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与都护府不一样:都督府偏重于军事,内地和 边疆都 可以设置,官员也可以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;都护府是代表中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诸事务的行政机构,偏重于政治安抚,仅在边疆地区设置,官员必须由汉官充任。 3.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 .巩固国家统一 (1) 祖国统一:平定三藩之乱,使清朝的统治趋于稳定;收复台湾,设立台湾府,隶属福建省管辖,使台湾重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,维护国家领土完整;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,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。 (2) 崇文尚礼:崇尚儒家文化。恢复开科取士,延揽汉族文士, 缓和阶级、民族矛盾,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。 (3) 民族团结:尊重喇嘛教;多伦会盟,接受臣服; 册封四 大活佛。 2 .维护国家主权 (1) 措施:反击沙俄侵略,签订《尼布楚条约》,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。 (2) 意义: ① 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,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,都是中国领土。 ② 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,维护了国家主权。 3 .评价:缔造了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,开创了 “ 康乾盛世 ” 。 4.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 .政治思想 (1)“ 礼 ” :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,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。主张 “ 克己复礼 ” 。 (2)“ 仁 ”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。 ① 仁的含义:仁者,爱人,包含仁爱、关怀、体谅、容忍等一切美德,是为人处世的最高道德标准。 ② 关于仁 的做法: “ 克己复礼为仁 ”“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 ” ,反对政府向百姓课以重税,应 “ 节用而爱人 ” 。 ③ 评价: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,有进步性;仁爱有等级。 (3)“ 仁 ” 与 “ 礼 ” 的关系:把伦理范畴的 “ 仁 ” 和政治范畴的 “ 礼 ” 密切结合,形成 “ 中庸 ”—— 强调 “ 过犹不及 ” 和 “ 恰如其分 ” ,实现 “ 和而不同 ” 。 “ 中庸 ” 既不是简单的折中,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。其追求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又无可奈何的最佳方案。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,且完全服从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。 2 .教育思想 (1) 创办私学,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。 (2) 教育对象:孔子倡导 “ 有教无类 ” ,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,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。 (3) 教学实践: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、主动性、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。
初中历史常考的20位历史人物评价.docx
下载提示

欢迎使用AA文库网,如遇下载问题,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!您也可以点击此处进入帮助中心解决问题!

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,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“浏览器”中输入本站网址aawenku.com,进入网站,用手机号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。

版权说明:AA文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,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。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立刻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