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首先介绍汉字的起源
关于汉字的起源,有很多种说法,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“仓颉造字说”
仓颉造字说
相传上古黄帝时期,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、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。仓颉造字,这种说法影响很大,古代典籍多有记载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览·君守》:“奚仲作车,仓颉作书,后稷作
稼
,昆吾作陶,夏
鲧
作城,此六人者,所作当矣,然而非主道者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古者仓颉之作书也,自环者谓之
厶
,背
厶
谓之公,公
厶
之相背也,乃仓颉固以知之矣。”汉代,仓颉被神话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昔者仓颉作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”《论衡·骨相》:“仓颉四目,为黄帝史。”(多媒体出示
仓颉像
和仓颉
造字台
)
其实,文字并不是一人所独创。正如《荀子·解弊》所说:“好书者众矣,而仓颉独传者,壹也。”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,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创造,逐渐积累而形成的。
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:甲骨文(图片展示)
甲骨文发现的过程: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:在清朝光绪年间,有个叫王懿荣的人,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。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,觉得奇怪,就翻看药渣,没想到上面居然有
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。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,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。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,而且比较完善,应该是殷商时期的。后来,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——河南安阳小屯氏村,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。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,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.
二、汉字的形体的演变(用多媒体进行演示)
汉字形体的演变: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
甲骨文:象形程度高,字体方向不稳固,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。
金文:
指铸刻在
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也叫钟鼎文。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,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,乐器以钟为代表,“钟鼎”是青铜器的代名词。象形程度仍比较高,但已有了线条化的趋势。。周宣王时铸成的《毛公鼎》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,其铭文共32行,497字,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
最
长者。《毛公鼎》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,瘦劲流畅,布局
不
驰不急,行止得当,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。
大篆:也叫籀文,上承金文,下启小篆。
大篆的代表是“石鼓文”,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。字体结构整齐,笔画匀圆,并有横竖行笔,形体趋于方正。
小篆:秦统一六国后,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。小篆字体规整匀称
高一语文必修 优美的汉字 教案.doc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