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虚词
“
而
”
字的含义与用法
一、表承接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①
承接的本质是先后关系,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,或者是两件事之间,判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存在先后关系。一般译成
“
就
”“
然后
”“
从而
”
(译作
“
从而
”
时,一般兼有因果之意),少数译成
“
才
”
。
①
醉则更相枕以卧,卧而梦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动作间的承接。
②
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(《劝学》)
事理间的承接。
②
有的句子中的
“
而
”
的承接关系不是非常明确,但仔细体会,它也还是一种承接,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,
一
种一种放进去理解,最合情理的一般就是正确的。
③
穷山之高而止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全句译成
“
爬到山的顶峰才停止
”
,停止这个行为发生在爬到山顶之后,理解为修饰、转折、并列、因果都不对。
二、表修饰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修饰的本质是
“
而
”
字前的词语与
“
而
”
字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,即它只修饰限制中心词,这个中心词往往是动词性的,而修饰部分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方式、人物的情态等。翻译时一般译作
“
地
”
。
①
客喜而
笑。(《赤壁赋》)
译为
“
朋友开心地笑了
”
。
②
其隙也,则施
施
而行,漫漫而游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翻译成
“
慢慢地行走,随意地游览
”
,表动作发生时人物的情态。
三、表转折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转折关系就是
“
而
”
字后的意思没有顺着
“
而
”
字前的意思说,翻译成
“
但是
”
。
①
苍然暮色,自远而至,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。(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)
“
而
”
前面说天色渐渐昏暗,天色昏暗理论上应该下山回家,但是作者说不想回,这就构成转折关系了。
②
假
舆
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。(《劝学》)
译成
“
借助车马,没有使脚步走得快,却能到达千里之外
”
。既然脚步没有加快,正常情况就不可能到达千里之
外,但后面没有顺着前面这一层意思说,而是说到达千里之外,所以是转折关系。
四、表并列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并列与承接比较容易混淆,并列关系前后可以调换,而承接是先后关系不可以调换。
①
蟹六跪而二
螯
,非蛇
蟮
之穴无可寄托者。(《劝学》)
这个
“
而
”
就是并列,第一句话只是说明蟹有
六着
脚两只
螯
,至于先说二
螯
还是六跪,不影响蟹的形状和功能,也不影响后面要表达的意思。
②
况
吾与子渔
樵
于江
渚
之上,
侣
鱼虾而友麋鹿。(《赤壁赋》)
译成
“
更何况我和你在江上
打渔
砍柴,以鱼虾为伴,以麋鹿为友
”
。这里只表示人与鱼虾和麋鹿为朋友,至于哪个先说哪个后说,不影响意思的表达,因此是并列关系。
③
草拂之而色变,
木遭之
而叶脱。(《秋声赋》)
两个
“
而
”
字都是承接关系,草遭遇了
秋霜就色变
,叶遭遇秋霜就凋零,前后是非常明显的先后关系。
五、表递进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递进关系的本质就是后一层比前一层要在程度范围等上要进一层,一般译作
“
而且
”“
更
”
。
虽在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于明哲乎!(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“
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,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,更何况是明智的人呢
”
,连最愚昧无知的人都知道
“
根不固却想要树木茂盛
”
是不可能的道理,更何况聪明人呢,后一层比前一层要进一层。
六、表因果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因果关系即
“
而
”
字前是原因,后是结果,一般译作
“
所以
”“
因而
”
等。
赂
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(《六国论》)
译成
“
贿赂秦国所以国力受损,这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
”
。
七、表假设
方法
示例
含义与解析
“
而
”
字前后构成假设关系,一般译作
“
如果
”
。
①
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(《劝学》)
译作
“
雕刻如果放弃,腐烂的木头也不会折断;雕刻如果不放弃,金石也可被雕刻。
”
②
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(《论语》)
翻译成
“
人如果连信用也没有,不知道这个人还能办成什么事
”
。
答案与详解
一、根据所学,分析并指出下面各句中的
“
而
”
字的用法。
1
.冰,水为之而(表转折)寒于水。(《劝学》)
译句:冰是水凝成的,但(它)比水(更)冷。
2
.君子博学而(表递进)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(表递进)行无过矣。(《劝学》)
译句: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,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。
3
.人非生而(表承接)知之者,孰能无惑?(《师说》)
译句: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,谁能没有疑惑?
4
.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(表转折)耻学于师。(《师说》)
译句:现在的一般人,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,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。
5
.爱其子,择师而(相当于
“
以
”
,表目的)教之。(《师说》)
译句:爱自己的孩子,选择老师来教他。
6
.小学而(表转折)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(《师说》)
译句: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,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。
7
.群聚而(表修饰)笑之。(《师说》)
译句: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。
8
.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(表转折)不知其所止。(《赤壁赋》)
译句:浩浩
淼淼
好像乘风凌空而行,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。
9
高中语文文言虚词“而”字的含义与用法.docx